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是兒童較為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嚴重威脅兒童健康。據WHO統計,全世界每年死于社區獲得性肺炎的5歲以下兒童大約200萬,占5歲以下兒童死因的19%。支氣管肺炎為小兒最常見的下呼吸道疾病。在我國,肺炎患兒占住院患兒總人數的24.5%~5.25%;其中嬰幼兒肺炎住院數為學齡兒童的39.5倍。我科肺炎患兒約占住院人數的90%??赡芘c此期嬰幼兒免疫力低下及呼吸道解剖特點有關。目前本病的治療主要以抗感染、止咳等對癥及支持治療為主。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支氣管肺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12月收治嬰幼兒支氣管肺炎患兒120例,診斷標準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齡2個月~3歲。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兩組患兒均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表現,肺部可聞及固定水泡音及胸部X線表現,無并發癥(心力衰竭、中毒性腦病等),兩組患兒年齡、性別及病情程度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兩組患兒均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止咳等對癥及支持治療。治療組在給予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輔助治療,15mg/次,每8小時1次,采用 Devilbiss壓縮/霧化器霧化吸入。對照組給予慶大霉素2萬U霧化吸入,每8小時1次,并均給予霧化后拍背吸痰,兩組療程均7天。觀察兩組患兒治療后發熱、咳嗽、肺部啰音吸收情況,并于治療后第7天復查胸片,觀察胸片改變情況,平均住院日及不良反應等。
療效評定標準:①顯效:治療7天后,咳嗽癥狀消失,體溫穩定,肺部啰音消失,復查胸片示肺部炎癥明顯吸收;②有效治療7天后,咳嗽癥狀明顯好轉,體溫下降后正常,肺部啰音較前明顯吸收,復查胸片示:雙肺紋理增多;③無效:治療7天后,咳嗽癥狀無緩解,肺部啰音吸收不明顯,復查胸片,較前無明顯變化。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兩組觀察指標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療效比較采用X2檢驗。
結果
治療組60例,顯效42例,有效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1.6%。對照組60例,顯效23例,有效22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7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41,P<0.05)。見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咳嗽氣喘消失、體溫恢復時間、肺部干濕性口啰消失、復查胸片炎癥吸收及住院時間比較均明顯縮短,差異有顯著性。
討論
嬰幼兒因氣道管腔狹窄、黏膜血管豐富、纖毛運動差、清除能力弱等原因,極易患肺炎。肺部一且被感染,氣管黏膜易發生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黏液阻塞呼吸道,且嬰幼兒咳嗽反射弱,痰液不易咳出,可引起肺不張或肺氣腫,導致氣道阻塞和呼吸困難,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因此,使臨床癥狀、體征迅速改善,血氧分壓明顯增高顯得尤為重要。
Devilbiss壓縮/霧化器可以將液體藥物轉化為直徑<5um微粒的氣霧劑形式,吸入患兒的呼吸道,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
鹽酸氨溴索為溴己新在體內的代謝物,具有黏痰排除促進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進呼吸道內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減少黏液的滯留,因而顯著促進排痰,改善呼吸狀況。鹽酸氨溴索的抗氧化作用可阻止氧自由基對肺組織的損傷。鹽酸氨溴索還可刺激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分泌,防止肺不張,松弛支氣管平滑肌,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氨溴索有協同抗生素的作用,使抗生素的肺組織(血漿)濃度比值上升,縮短抗生素治療的時間,而減少菌群失調和耐藥菌株的產生,增加抗生素在氣道內的藥物濃度,以增強其殺菌能力。
因此,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可以有效的緩解癥狀,縮短病程,給藥方式直接,患兒無明顯不良反應,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摘自《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年第22期(第14卷總第319期)
劉娜娜(天津市靜??h醫院)
肺部感染在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冬春季發病高,主要臨床表現:發熱、咳嗽、心律不齊、心動過速、氣喘等,甚者出現心力衰竭癥狀。該病較復雜,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因此必須加強對患者的有效治療。本文為研究肺部感染患者運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輔助治療的臨床成效,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肺部感染患者40例,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肺部感染患者4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觀察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別為11例和9例,年齡20~60歲,平均(47±2.1)歲,病程1~3個月,平均(2.0±0.5)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人標準:①兩組患者均符合WHO規定的有關肺部感染的診斷標準;②取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患者;②肝、腎功能不全者;③代謝紊亂、藥物過敏者。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基礎治療,包括:給予患者營養支持,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氧療緩解呼吸困難癥狀,維持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同時給予患者必漱平祛痰治療,必漱平4mg口服治療,3次l,持續治療10d。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觀察組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用藥劑量15mg,同時運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靜脈滴注,1次d,持續治療7d。嚴密觀察用藥過程中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若出現不良反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
觀察項目和指標:臨床效果:①顯效:治療1周后,患者發熱、咳嗽及咳痰等臨床癥狀消失;②有效:治療1周后,患者發熱、咳嗽及咳痰等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③無效:治療1周后,患者發熱、咳嗽及咳痰等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病情加重。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觀察兩組患者平均治療及體溫恢復正常時間。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兩組患者平均治療時間及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肺部感染的發病因素包括: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流血嗜血桿菌等引起的細菌性肺炎,支原體和衣原體導致的非典型病原體肺炎,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放射菌、白色念珠菌導致的真菌性肺炎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等,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加強對患者的有效治療尤為重要。鹽酸氨溴索作為治療肺部感染疾病的新型藥物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鹽酸氨溴索是一種氫氧化物,對氧自由基有較好的清除作用,可改變胞質內鈣離子的濃度,同時能夠有效控制炎性介質的不斷釋放,對肺泡正常結構組織具有顯著維持功能。該品治療肺部感染疾病的作用機制:合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對肺泡婁縮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減輕因肺組織發生氧化導致的組織結構損害。
本文通過對肺部感染患者運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輔助治療的臨床成效進行探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對照組治療有效率7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5%,對照組35%,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平均治療時間及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分別為(6.31±3.81)d、(2.37±2.13)d,對照組患者平均治療時間及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分別為(7.27±2.91)d、(3.35±3.15)d,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肺部感染患者運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輔助治療的臨床成效十分顯著,能有效提高治療總有效率縮短患者住院治療及體溫恢復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應在臨床推廣應用。
摘自《中國社區醫師》2017年第33卷第1期
郭艷華 云南省曲靖市委黨校
新生兒肺炎在臨床中被分為吸入性肺炎以及感染性肺炎兩種,如吸入性肺炎患兒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也會出現感染的情況2。在新生兒疾病中,新生兒肺炎屬于較為常見的類型之一,并且其臨床癥狀不具備特異性,因此在治療方面具有定的困難。需要積極采取適當、有效的措施對新生兒肺炎患兒進行治療,以提升新生兒的生存率本文對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新生兒肺炎的療效進行探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5例新生兒肺炎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2例,對照組33例。其中對照組中男17例,女16例,日齡為2d-6d,平均日齡(3.54±1.02)d;感染性肺炎20例,吸入性肺炎13例;體重范圍3~4kg,平均(3.52±0.40)kg。觀察組中男19例,女13例,日齡為2d~7d,平均日齡(3.69±1.22)d;感染性肺炎21例,吸入性肺炎11例;體重范圍2-4kg,平均(3.12:0.3)kg2組一般資料(性別、日齡、肺炎類型以及體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抗生素進行治療,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鹽酸氨溴索治療。
對照組:給予靜脈滴注頭孢地嗪,2次/d。
觀察組:抗生素治療方法與對照組一致,另加鹽酸氨溴索注射液用20mL葡萄糖將其溶解,靜脈滴注,7.5mg/次,2次/d。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治療結束后,對比2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以及吸痰次數?;純旱姆尾繂?、發紺、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消失為顯效;患兒的體征以及臨床癥狀有明顯的改善為有效;患兒的臨床癥狀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有加重的情況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x100%。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2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88%,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5.76%,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兒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以及吸痰次數對比觀察組患兒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以及吸痰次數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肺炎在臨床中屬于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因為新生兒的呼吸系統并未發育完全,并且機體抵抗力相對較差,支氣管相對狹窄,在呼吸道出現分泌物時,其呼吸道進行自我清潔的能力較差,極易導致呼吸道病情出現惡化。一般情況下,新生兒肺炎的臨床癥狀表現為呼吸困難、呼吸短促、體溫異常發紺以及咳嗽等,如果病情加重,極有可能導致患兒出現呼吸衰竭,對新生兒的生命安全產生極大的威脅。新生兒肺炎分為產前感染以及出生后感染,感染的原因多來自母體,通常是通過胎盤將病菌傳染給胎兒,或者是由于產婦的產程較長、羊水早破以及受到母體陰道中微生物感染而導致。吸入性肺炎:因吸入羊水、胎糞或者乳汁等而導致,也可能是因為新生兒吞咽反射條件不夠成熟,或者吞咽動作不協調等因素而導致吸入分泌物或乳汁。通常感染性肺炎可分為宮內感染、產時感染以及產后感染,產前、產時感染性肺炎:如果胎兒在子宮內受到感染,可能是因為其母親受到病毒感染,通過血液傳播而導致。產時感染性肺炎通常與醫院婦產科有一定的聯系;母親在受孕期間遭受病毒、原蟲、支原體、細菌以及衣原體等感染,從而導致病原體經胎盤入侵胎兒;胎膜出現早破現象(>6h),羊水受到污染,如果胎膜早破超過24h,新生兒遭受感染的概率為30%。產道內的李斯特菌、大腸埃希菌以及B族鏈球菌等細菌上行引發感染,又或者是胎兒自子宮內吸入受到污染的羊水而患上肺炎。此外,出現急產、滯產的情況,導致胎兒在分娩過程中將產道內的分泌物吸入,從而引發肺炎。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呼吸道途徑,在新生兒順利出生之后,如果新生兒的接觸者患有呼吸道感染,病原體可通過唾沫由新生兒的呼吸道傳染至其肺部也可能是因為新生兒在抵抗力下降時期,其上呼吸道感染下行,引發肺炎。醫源性感染,一般情況下,醫源性感染可能會由厭氧菌、銅綠假單細胞菌等致病能力相對較低的細菌導致。
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在臨床中屬于新型祛痰劑,近年來被泛應用于治療急性或者慢性肺部疾病,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尤其是對于新生兒呼吸系統疾病等,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鹽酸氨溴索含有鹽酸溴環己胺醇等,能夠對人體內黏液分泌情況進行有效的調節,幫助纖毛發揮其功效,從而能夠幫助排出痰液。在出現肺部炎癥以及急性肺部損傷的情況下,患者的肺部細胞產生嚴重損傷,從而導致呼吸障礙等癥狀,在鹽酸氨溴索中的有效成分進入患者肺部之后,其可維護肺部細胞穩定,緩解肺部受到的損傷,以確?;颊吆粑槙抽W新生兒肺炎屬于兒科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由于新生兒的呼吸系統并未發育完全,極易受到病菌的感染,并且由于新生兒的呼吸道相對狹窄,易出現呼吸阻塞、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以及排痰困難等癥狀,應用鹽酸氨溴索治療能夠有效幫助患兒排出痰液、恢復正常呼吸。臨床研究表明,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鹽酸氨溴索對新生兒肺炎患兒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減少其住院時間門除此之外,鹽酸氨溴索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相對較小、安全性高,屬于新生兒肺炎治療的首選藥物。本次臨床研究結果發現,在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鹽酸氨溴索對新生兒肺炎患兒進行治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治療效果,加快恢復速度,減輕患兒的痛苦。
本文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88%,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576%,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以及吸痰次數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新生兒肺炎的療效顯著,能夠提升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應用。
摘自《基層醫學論壇》2017年8月第21卷第23期
楊偉 胡廷艷 張迪 李磊 徐州市礦務集團第一醫院
]]>在小兒時期,小兒肺炎是比較常見的疾病,特別是嬰幼兒時期具有校高的發病概率,在小兒死亡原因中,位居首位。小兒肺炎患兒呼吸道有著較多的分泌物,痰液難以咳出,肺部體征呈現為緩慢的消失,炎癥容易發生擴散加重病情。本文主要對氨溴索注射液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兒科住院治療的肺炎患兒112例,機分成兩組,對照組60例,男32例,女28例,<1歲40例,1-3歲20例,治療組62例,男34例,女28例,<1歲42例,1~3歲20例,人院時發熱88例,咳嗽120例,喘息79例,鼻翼扇動及吸入三凹征32例,雙肺聽診可聞及固定性濕啰音120例,肺紋理粗亂112例,斑片狀陰影86例。將兩組患者的年、病情以及癥狀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P>0.05,其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1.2入選標準;臨床主要表現為咳嗽、氣促、喉部痰鳴音,多伴有發熱,雙肺聽診可聞及固定性濕啰音,胸片示雙肺紋理增粗,可見點片狀陰影,體征表現為鼻翼扇動和三凹癥,循環系統可表現為面色蒼白、心音低鈍,神經系統表現為可出現中毒性腦炎,消化系統表現為可出現中毒性腸麻痹。當出現上述癥狀均應結合輔助檢查。排除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臟病、支氣管異物、及先天性喉喘鳴等疾病,均符合小兒肺炎診斷標準。
1.3 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常規抗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治療組輔以鹽酸氨溴黨注射液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15毫克/次,2次/天,加入生理鹽水3ml,以5L/min,療程7d。對照組輔以靜脈滴注氨溴索注射液治療,15毫克/天,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靜脈,療程7d。
1.4 療效判斷:通過7d的治療,患者的體征以及癥狀消失,肺部檢查結果顯示陰影消失,判定為顯效,通過7d的治療,患者的體征以及癥狀基本上消失,肺部檢査結果顯示陰影消失,判定為有效,通過7d的治療,患者的體征以及癥狀沒有明顯的改善,判定為無效。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的統計與分析使用SPSS 13.0軟件,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采取檢驗與x2檢驗,P<0.05,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在治療過程中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22例,有效34例無數6例,總有效率90.32%;照組顯效18例,有效21例,無效21例,總有數率65%,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x2=11.346, P<0.01),具有臨床意義,兩組臨床表現改善情況:咳嗽消失時間、氣促消失時間、肺部體征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有顯著差異(P<0.01),見表1。
3 討論
在小兒時期,容易出現肺炎,主要是由于液分泌較少、血管豐富、肺泡數少以及充血等因素所引起的,同時小兒在咳排痰方面能カ比較差,痰液難以咳出,容易造成氣道狹卒,甚至影響換氣功能以及通氣功能,威脅患者生命。在治療小兒肺炎的過程中呼吸道保持通暢、氣道分泌物清除以及祛痰等有著重要作用。目前,鹽酸氨溴索在臨中可以靜脈給藥,對黏液性分泌進行調節,降低黏稠性,有助于排出痰液。有關研究表明,鹽酸氨溴索能對呼吸道黏分泌產生促進作用,使黏液留滯得以減少,能促進患者排爽,使呼吸狀況得到明顯的改善。
報道顯示,在發生肺炎期間滲出蛋白能抑肺表面的活性物質,炎癥以及缺氧會損傷上皮細胞,進而對肺表面分泌活性物質產生影響。鹽酸氨溴索屬于黏液溶解劑,能將糖蛋白的多糖纖維分解,降低黏稠度,增加支氣管腺體的分泌,對活性物質產生刺激,這樣有助于修復支氣管上皮細胞,并且能分解痰液內的酸性粘多糖,對中杯狀細胞以及支氣管黏液腺內酸性糖蛋白的合成產生抑制,使痰液黏滯性降低,有助于患兒排痰。
此外,還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將氧自由基清除,對炎性介質釋產生抑制,有助于肺表面的活性物質合成,使氣道平清肌松弛,穩定肺泡,避免肺泡出現塌陷,發生損傷??股赝}酸氨溴索有一定的協同作用,同紅霉素以及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聯合使用時,能加強巨噬細胞殺死以及吞噬細菌的功能;使氣道中抗生素濃度得以増加,加強抗感染力,減少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的時間,在治療呼吸系統疾病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使支氣管平滑肌以及氣管得到松弛,待別是對由于組胺所造成的平滑肌痙李的松弛作用比較強,使呼吸保持通暢。氨溴索注射液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的吸收主要是通過黏膜,藥物在靶器官直接作用,使用劑量比較小,靜脈給藥需要在血液循環過程中方能起到藥效,并且一些藥物在肝臟滅活的作用下,起效比較慢,會增加患者不良反應。本文主要是采取氨溴素注射液氧驅動霧化吸人進行治療,并對比靜脈滴注氨溴索治療以及常規治療的臨床療效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中有6例患者無效,有34例患者有效,有22例患者顯效,有效治療概率為90.23%;對照組中有21例患者無效,有21例患者有效,有18例患者顯效,有效治療概率為65.00%,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在肺部x±s音消失時間、喉中痰鳴音以及咳嗽時間方面,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其差異有統學意義,這說明對于小兒肺炎患兒使用氨溴索注射液氧驅動霧化吸人進行治療,能使呼吸道分泌物得到清理,有助于患兒排痰。
總而言之,對于小兒肺炎采用氨溴索注射液氧驅動霧化吸入進行治療,能使臨床療效得到明顯堤升,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不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能將藥物轉變為細小霧粒,便于到達肺泡以及支氣管,有濕化排痰的功效,并能使患兒缺氧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有助于患兒依從性的提高,這種治療方法安全有效。
摘自《中國醫藥指南》2015年3月第13卷 第8期
崖恒華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婦幼保健院
]]>